日前,由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丁某紅等25人涉黑案開庭審理。該案涉及組織、領導、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,搶劫,尋釁滋事,強迫交易等12項罪名51起事實,作案時間跨越20年,是該市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以來,涉案人數最多、涉黑財產金額最大的黑社會性質組織案。歷時4天庭審,公訴團隊沉著應戰、有力控辯,25名被告人中18人當庭認罪認罰。 據了解,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,武漢市檢察機關共對涉黑案件46件456人、涉惡案件106件610人提起公訴,彰顯了“零容忍”的態度。 辦案中,該市檢察機關深入運用“捕訴一體”重大案件溝通銜接機制,院領導帶頭辦理、檢察機關提前介入涉黑涉惡案件成為常態。 “丁某紅案中,從公安機關移送批捕首批與該組織有關的20余件個案開始,我們就提前介入,成立了包括檢察長、副檢察長在內的辦案專班,審查批捕階段就對個案審查明確分工,對證據查漏補缺。”辦案檢察官介紹,因為該組織以經濟犯罪為主,“軟暴力”特征明顯,批捕階段在對“軟暴力”的界定上,專班下了很多功夫,突破性地從個案出發,通過危害后果來界定這種行為,為后期呈現該組織的暴力性特征打下基礎。 辦理“5·22”涉黑專案時,青山區檢察院僅用5天時間就完成了41卷案卷、9名嫌疑人的審查工作,制作了11萬余字的審查逮捕意見書。“效率之所以這么高,是因為‘捕訴一體’在訴前引導、加快辦案節奏上發揮了積極作用。”辦案檢察官介紹,公安機關對該案主要嫌疑人刑拘后,該院就提前介入,對收集的證據同步審查,提出偵查意見46條,批捕后又提出補偵意見98條,引導深挖徹查。至案件移送審查起訴,已追捕3人,追訴1人,追加犯罪事實7筆。 與此同時,該市檢察機關還注重深挖案件,其辦理的不少涉黑大案,都是從聚眾斗毆、尋釁滋事等普通刑事案件中挖出的,江夏區檢察院辦理的曾某涉黑社會性質組織案就是其中一例。2018年3月,該院受理了曾某等三人涉嫌尋釁滋事案。審查發現曾某欺壓群眾等更多暴行后,該院建議公安機關定性為涉黑案查辦。最終,該案由最初報捕的3名嫌疑人、1項罪名、5筆犯罪事實,逐步擴展為16名嫌疑人、9項罪名,19筆犯罪事實,追繳的涉黑財產也從300萬元大幅升至3000萬元。 通過細致研判和引導深挖,該市檢察機關在專項斗爭中共立案監督涉黑涉惡犯罪案件11件43人,追捕漏犯86人、漏罪163個。 此外,該市檢察機關還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與創新社會治理緊密結合,總結分析類案的犯罪特點、發案趨勢、重點領域、滋生原因,形成有針對性的綜合調研報告和檢察建議。 針對廖某林一案中發現的治理漏洞,武漢市檢察院向案發地所在的洪山區政府發出檢察建議,建議加強對轄區內村民委員會(社區居委會)換屆和日常工作的領導、指導,健全基層治理長效機制等,幫助其鏟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。收到檢察建議一個多月后,區政府給出了7000余字的整改回復。 在辦理某黑中介案時,武昌區檢察院也及時向房管部門提出加強行業監管的檢察建議,從而推動全市性的行業治理,并被最高檢評為掃黑除惡優秀檢察建議。 “辦理一案,治理一片”,武漢檢察機關的監督輻射力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不斷彰顯。 |